哲人又曰: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就是分量。要扎扎实实做学问,用学问充实自己。
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,曾经写了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,反对自以为是、夸夸其谈,反对华而不实、哗众取宠。他还引用了一幅对联,给不学无术的人画像:
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
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
“腹中空”,自然难以有分量;“根底浅”,自然难以站稳脚跟。
吾常以次为戒,丝毫不敢懈怠!
狂风吹来,地面之物有的被吹散,有的被掀翻,有的被卷走,有的甚至被卷上天空,随风沉浮。但也不尽然,总有“任凭风吹浪打,我自岿然不动”者。如马路上的隔离墩,没听说有被风吹走的;还有篮球场上的篮球架,也没听说有被刮倒的。这是因为它们有足够的重量,且重心较低。再如小树、小草,虽然脆弱,但风却奈不得它们何;摩天大楼虽高大招风,也可稳如泰山。这是因为它们有根,且深深扎在土里。
据说,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,在浩淼的大海上,突然狂风大作,随时有沉没的危险。老船长则镇定自若,指挥水手有条不紊地打开货舱,往货舱里大量灌水。水手们纳闷:往船里罐水岂不是险上加险、自寻死路吗?老船长态度坚决。于是,随着船舱里水位徐徐增高,船的重心渐渐降低,虽然风浪依旧,货轮却渐趋平稳。事后,老船长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:“一只空木桶,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,如果装满水负重了,风是吹不倒的。船也一样,在风大浪高的时候,负重最安全,空船反而最危险。”
哲人评曰:自身有分量,不怕风和浪;自身有根基,才能迎风立。
想起做人。自身的分量和根基,不单看其职位高低、金钱多少、头上有没有光环,也不单看其出身是否高贵、后台是否硬朗、关系网是否牢固,其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知识、才能、德性。知识、才能、德性是衡量一个人的分量和根基的三个基本砝码。有了这三个砝码,他就不再是“空桶”或“半桶子水”, 不再是貌似强大、实则不堪一击的“纸老虎”,不再是“金玉其外、败絮其中”的“臭皮囊”。有了这三个砝码,他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,“任凭风两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
哲人又曰: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就是分量。要扎扎实实做学问,用学问充实自己。
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,曾经写了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,反对自以为是、夸夸其谈,反对华而不实、哗众取宠。他还引用了一幅对联,给不学无术的人画像:
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
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
“腹中空”,自然难以有分量;“根底浅”,自然难以站稳脚跟。
吾常以次为戒,丝毫不敢懈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