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7-03-30那看似温柔的夜【原创
- 2017-03-30燃烧的叶(原创)
- 2017-03-30微云淡月
- 2017-03-30泰 州 的 雨
- 2017-03-30我想我会一直孤单
- 2017-03-30红颜有梦来去匆匆
- 2017-03-30隔岸观景
- 2017-03-30心怀爱与敬畏,陪伴孩
- 2017-03-30一百种理由,不如一份
- 2017-03-30我本幸福
泰 州 的 雨
泰州的雨,有时说来就来,说走就走,往往没有一点征兆。早上从家里出发还睛空碧野,到了下班时节,短短几个小时,已是小雨霏霏,让人措不及防。
作为到泰州不是很长时间的外地人,一开始还颇不适应。看到周围的同事,大多从容不迫,从车里拿出雨衣、雨披,那时感觉同事就象变戏法似的,利索地穿在身上,从容而去,而自己就像落水的鸡,一身尴尬地站在那里。
人生的尴尬,慢慢也会转变成经验,学会以不变应万变。就是在摩托车里放上一件雨衣。
时间一长,慢慢品出泰州雨的味道。我所住的新区,脱身于农民的很多,大多有种点农家小菜的情节。一片一片的绿地,总是夹种着一块一块的蔬菜,破坏了整体的和谐与美。
泰州的雨,就具有这魔术师的功能,一场雨过后,到处是一片的新绿。细看那菜叶,突然之间像一个长大的姑娘,绿得要滴下水来,舒展别样的情怀,自然在心中生长出一片可爱。雨后的绿,成为主宰,让不和谐的环境变得了和谐。
其实,泰州的雨天就是大海的呼吸。泰州古称海陵,处于长江尾闾、淮河下游、大海之滨。长江上游泥沙在大海的潮汐相拥下,泰州大地逐渐增高,“如玉一般地浮出于三水之间,或橙黄、或碧绿,密如蛛网的河,纵横飘逸是其纹饰;薄如蝉翼的雾,晶莹剔透,遮其清晨,罩彼薄暮。”而雨则成了大海的使者,随着大海的波涛汹涌而遥相呼应。倏忽天空阴云密布,滂沱的大雨不约而至。或一连多日的阴雨绵绵,太阳,被大海气势所掩蔽。这,全是大海深刻的表情所至,泰州的望海楼就是明证。
以前登临望海楼,“相传康熙年间重起之时,始则大雨雷鸣,继则晴空鹤翔,民众惊视此象,以为大吉之兆,便愈加敬重此楼。”当时对这一说法还心中疑问。现在,走在大海胸怀一样的雨中,自然是别有一番感悟。
泰州的雨,虽然距离大海有一段距离,但始终没有离开大海的视野。雨就这样走过朝代,走过历史,走过人间的风风雨雨。这是雨的风度,也是雨的历史眼光所在。而望海楼,将临海而观那一惊心动魄的时刻固定下来,让沧海变桑田的历史缩印成一个景观,不能不说,这是一种创造,更多的就是历史变迁所留下的遗憾吧。
泰州的雨,也塑造了一方人的性格。泰州人是阴柔的、绵绵的,但说话的语速快起来也像下雨。泰州男人缺乏魄力,做事讲究绵力,不发功,慢慢地来,很少有狂风暴雨式的作为,如连绵不绝的阴雨,慢慢渗透,很少直接了当。女人更是小女人,有弱风扶柳似的温柔,细致精巧,很少看到北方女子那样的大呼小叫。吃惊处,就会从口中滑出一句:不得命,作为一个事情判断的句号。
顺着古民居黛瓦青砖而下的雨,砸落在青石古道上,流下了一串串的滴答声,让小巷空静,仅有一只花伞飞速飘动的意境。其实,这是我最欣赏的雨景。
好在这样的景观泰州还留存。泰州的雨,真的让人回味绵长。